请使用鼠标拖动地图或滚轮缩放地图
呼和浩特市卫星地图加载中,请稍候...

邮编:010020 代码:150100 区号:0471 市花:丁香花
拼音:Hū Hé Hào Tè Shì,Huhehaote Shi 城标:骏马腾飞

 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,是全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省接壤,地理坐标东径110°46′-112°10′,北纬39°35′-40°51′。总面积17224平方千米,总人口215万人(2006年)。全市辖4个市辖区、4个县、1个旗,即玉泉区、新城区、回民区、赛罕区、土默特左旗、托克托县、清水河县、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回民区。
  辖区北跨大青山,南据峦汉山,中占土默川。地势东北高,西南低,平均海拔约1000米。最高峰为大青山中的金銮殿山峰,海拔2280.3米;市街区海拔1000米。黄河中段流经市境西南界,境内河流均为黄河水系,有大黑河、什拉乌素河、清水河、宝贝河、浑河等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,夏季短促,雨热同期,冬季漫长,干寒多风,年均温2~6.7℃,年降水量335~535毫米,南北气温、降水量相差悬殊。京包铁路、110国道过境。干线公路四通八达,高速公路直通包头,长年公路通往各盟市。有白塔机场。

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,原分为新、旧两城。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(1581年),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,初时谓之库库和屯,明廷命名为“归化”。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清廷命名为归绥县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建绥远省,设归绥市。1954年,撤销绥远省建制,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,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。“呼和浩特”系蒙古语,意为青色的城市,故有“青城”之称。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,又称“召城”。

  公元前306年,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,并设云中郡,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。西汉武帝时,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,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,其早期都城“盛乐”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千米的林格尔县境。
  隋唐时期,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。唐太宗贞观年间,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(今名蜈蚣坝,在呼和浩特市北)。唐中宗景龙二年(708年),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、中、西3个“受降城”。公元10世纪初,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。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。
  明隆庆六年(1572年),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,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。万历九年(1581年),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,城墙用青砖砌成,远望一片青色,“青城”之名由此而来。明王朝赐名为“归化”。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,将此城称作“三娘子城”。
  清初,三娘子城焚毁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,包围了原城东、南、西三面。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.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,命名为“绥远城”。新城(绥远城)城内主要是军营;旧城(归化城)内则聚居着居民。清朝末年,将归化和绥远合并,称归绥。1928年,绥远建省,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,作为省会。抗日战争时期,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“厚和特别市”。日寇投降后,复称归绥市。
  1950年1月20日,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。1954年,撤销绥远省建制,组建内蒙古自治区。同时,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,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。

  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(驻察素齐)划归呼和浩特市领导。1963年将土默特旗划归乌兰察布盟。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(驻察素齐)、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。1995年11月21日,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、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。1996年5月18日,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。

  2000年5月14日,国务院(国函[2000]42号)批准:(1)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,郊区更名为赛罕区。(2)调整后各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如下: ①新城区:辖锡林郭勒北路、新城东街、新城西街、海拉尔东路4个街道办事处,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以北、呼伦贝尔南路以西的部分,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北的部分,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毫沁营、保合少、小井3个乡,巴彦镇的塔利、生盖营、讨思浩、榆树沟、姚家湾、古路板、甲兰板、野马图8个村委会,巧报乡的府兴营、麻花板、新城、三合村4个村委会。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。 ②回民区:辖通道街、中山西路、环河街、新华西路、光明路、海拉尔西路6个街道办事处,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彼彼板乡,西菜园乡的金龙居委会和青山、厂汉板、倘不浪、西龙王庙、四合兴、什拉门更、小府、塔布板、孔家营9个村委会。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。 ③玉泉区:辖小召、大南街、兴隆巷、长和廊、石羊桥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,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桃花、小黑河2个乡,西菜园乡的西霞园、巴彦乌素、芦花园、落雁、辛兴5个居委会和范家营、西瓦窑、五里营、南八里庄、西菜园、南茶坊、碱滩、大围困、南营子、西水磨、辛辛板、小黑河、沟子板13个村委会。区人民政府驻公园西路。 ④赛罕区:辖原郊区的太平庄、西把栅、章盖营3个乡和榆林、金河、黄合少3个镇,巧报乡的东瓦窑、后巧报、双树、小台什、帅家营、大台什、桥靠、前巧报8个村委会,巴彦镇的商业街居委会和黑土凹、后罗家营、乔家营、郭家营、坝堰、膝家营、罗家营7个村委会,以及从新城区划入的人民路、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,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、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,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。区人民政府驻巧报乡。

  2000年,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:呼和浩特市总人口2392895人。其中:新城区 409629人、回民区 284676人、玉泉区 266888人、赛罕区 445762人、土默特左旗 340606人、托克托县 185582人、和林格尔县 176474人、清水河县 125748人、武川县 157530人。
  2001年全市总人口211.8万人。其中,市区人口108.4万人,非农业人口95.9万人,少数民族人口26.4万人,蒙古族约占总人口11%。
  ?年,全市辖9个旗县区,20个街道、96个乡镇,412个居委会和1095个村委会。
  ?年,呼和浩特市辖4个市辖区、4个县、1个旗,25个街道、18个镇、59个乡。

关于我们 | 站点地图| 联系我们 | ©2013 卫星影像地图网